这些成果当中,有的在海外有约10亿美金规模的销售额,有的曾获日内瓦发明展金奖等大奖并准备利用高交会拓展国内市场,有的则掌握数项世界纪录、具有爆发潜力。
并在RORγt受体抑制-激动功能反转的分子机制方面深入探索,先后于2018年和2021年分别在药物化学领域权威期刊《药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发表两篇综述(Miniperspective, J. Med. Chem. 2018, 61, 5794−5804; Perspective, J. Med. Chem.2021, 64, 10519–10536)。图2. 候选化合物14在小鼠B16F10(A)和LLC(B)肿瘤模型中的体内药效,以及化合物14治疗后LLC瘤内CD3+ T细胞(C)和CD4+ T细胞(D)中IL-17A+细胞比例及Rorc(E)和Il-17a(F)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分子对接研究发现,化合物14的砜基与RORγt配体结合域(LBD)中的Leu287和Arg367形成关键的氢键作用,酰胺linker中的NH与Phe377的羰基形成氢键,结构中的三个苯环分别与Phe377、Phe378和Phe388形成π-π堆积作用(图3A)。
申请中国专利16项(已获6项授权),2项国际PCT专利申请进入美国、日本、欧洲(已获6项国际专利授权)。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中高表达的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和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能通过激活肿瘤特异性CD8+T细胞(Tc17细胞)来抑制肿瘤增殖。采用生物电子等排等策略对联芳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左侧片段、连接链和右侧片段进行微调,以求在维持激动功能的前提下优化成药性,发现了优于临床II期化合物LYC-55716的潜在RORγt激动剂候选化合物14(图1)。异丙氧基取代的化合物14具有较强的RORγt激动效力(RORγt dual FRET: EC50= 10.8 nM; mTh17: EC50= 8.2 nM),较高的RORγ受体亚型选择性(100倍),优异的多种属肝微粒体代谢稳定性(mouse, dog, rat and human LM: t1/2 145 min),以及优良的口服生物利用度(F= 90.3 % (mouse), 39.4% (rat), 52.2% (dog))。为理解激动剂化合物14的异丙氧基如何通过稳定RORγt 活性功能域2(AF2)而将功能翻转为激动作用,该团队与复旦大学药学院李嫣副研究员团队合作完成动力学模拟研究。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jmedchem.3c01492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李斯嘉。课题组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委生物医药领域科技支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累计经费超过1100万元。站在现代医学角度,重新理解阴阳五行在许多人看来,阴阳五行很神秘,而李文伟教授却认为,阴阳五行学说的底层逻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和现代医学生物前沿融汇贯通。
董竞成认为,中医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先进于世界的,有些中医的内容也十分靠近当下所说的现代医学。本场讲座也是文化校历中西医结合学科周系列活动之一。再如,人们发现肝脏在早晨四五点开始代谢旺盛,等到机体不需要多余能量时,又归于平寂。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西医随着西学东渐的浪潮来到中国并迅速普及。
此理念被《中医药法》吸纳成文,直接影响了该法总则中对中医药概念的界定。师承沈自尹院士,董竞成团队对中医补肾益气方药干预若干慢性炎症性疾病疗效及相关机理与物质基础研究表明,仙灵脾、黄芪、生地等组成的方药,其中的多种活性成分能有效干预慢性炎症,通过多靶点群的作用,重塑或改善机体致炎/抑炎平衡调控机制,此形态可能是现代医学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果不其然,2015年,屠呦呦凭借青蒿素取得诺贝尔奖。自周代延续到元代的河南登封观星台遗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可见当时的中医就已经触及了现代医学的基石——解剖学。实际上,国内本没有中医一说。
在李文伟看来,人体可被视作一个相对开放的热力学系统,用热力学第二定律来解释,人体从出生到死亡,就是一个不可逆的熵增过程,人类要长期生存,必须引入负熵,这符合薛定谔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讲演时提出的公式。要想完成震撼性的创新,就需要对这份孤独而漫长的事业做好充分准备。制图:实习编辑:苏尧祎责任编辑:李斯嘉。讲座从宇宙大爆炸说起:银河系的形成造就了太阳和地球,太阳照射地球,被太阳照亮的地方称之阳,太阳照不到的地方称之阴,这便有了所谓的阴阳。
横亘中原大陆,直抵如今的乌兹别克斯坦以西,都有中医存在过的痕迹。中医也不光以汉文化独大:藏医重阴阳五行。
上古时代不是四季,而是五季。2016年成立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并整体成为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2017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只是由于太朴素,还不足以构成体系。1997年沈自尹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设立中西医结合系,2007年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当时的人们用圭和表度量一年中太阳照射点的移动,于是人们产生了时令的概念,并且有了二十四节气作为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在一位英国医生的笔下,第一次以中医命名汉文化核心区的医学,以区别于西医。在中医理论的启示下,李文伟继续将阴阳五行理论运用到更微观的层面,发现四季的节律变化对蛋白质、核酸等组成人体的基本分子的影响,即季节不同,各类分子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也会受到影响。中医到底是什么?系统追溯大中医源流一幅欧洲15-16世纪的油画,描述了当地医生看病时的情形,那动作很熟悉——一只手搭着病人的脉搏,另一只手拿着病人的尿罐子——正与中医里的脉诊和尿诊不谋而合。
现代医学基础好,这个时候我们再去研究传统医学,就能获得突破性成果。李文伟认为,中医关注的阴阳五行学说应用于人体研究,实际上就是解释昼夜节律和四季节律以及这些节律带来的环境改变对人体自身功能和表型变化的影响。
在古代,‘阴阳和‘五行都是建立在精确测量上。对应到现阶段的现代医学,这个概念主要包含内源性昼夜节律。
据悉,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肇创于上世纪50年代,根植于我国现代医学一流院校,开创了现代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之先河,是我国首批中西医结合硕士与博士点及最早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单位之一,具有良好学术声誉和创新能力。讲座伊始,董竞成带领听众系统回溯了中医的历史源流。
维医则倚重解剖,颇具阿拉伯医学的气质,与中亚交流最广……除汉医之外,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各具特色,亦在相互影响和吸收中,结合地域特点发展出多彩的民族传统医学文化。中医注重人体阴阳五行的节律性,实际上起到俾使代谢活动处于有序状态的作用,能够减缓熵增的进程。11月23日,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主任、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董竞成,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副院长、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医师李文伟分别以中国传统医学哲学与科学基础和生命的物理学: 阴阳五行学说揭示的生物学规律为题作报告,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阐释了中国传统医学的丰富内涵,并展望了中西医结合学科的未来发展。扎根中西医结合领域多年,董竞成与听众分享了科研心得——要摆脱思维定式,从传统医学源流中汲取力量,耐住寂寞、大胆创新。
2014年,董竞成在《人民日报》等媒体撰文,提出了大中医的理念,认为各民族传统医学均应归属于中医。董竞成曾预测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奖将产生在中西医结合领域。
已有研究证实,它存在于生命体的各个层次并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这与中医学2000年前的观察完全相同。李文伟指出,在画出代谢曲线之后,稍作变形可以看到类似于阴阳图的图像。
在大中医的概念中,中医的影响十分辽阔。20世纪初,在翻译西医中的Anatomy(解剖)时,学者翻遍医书,最终从先秦时代的传统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词汇: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视之
王婷,口腔医学院专职辅导员本项目以践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共创乡村振兴新局面为指导思想,在今年7月30日至8月6日,由复旦大学口腔医学院组织师生前往云南大理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检验真知,奋斗成就梦想。博医团通过医疗咨询、爱心义诊、送医下乡等形式助力全民健康,为脱贫攻坚筑起健康防线,为乡村振兴探索健康路线,为健康中国改善当地健康曲线,不断讲好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复旦上医的故事。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共创乡村振兴新气象——口腔医学院师生赴云南大理开展健康促进实践活动汇报人:高阳漾,基础医学院2021级本科生指导老师:王艳,口腔医学院党委副书记、主任医师。
医学科普进校园,儿科青年显担当汇报人:肖慧,附属儿科医院 2020 级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樊茹,附属儿科医院科普专员。本次实践以兴国县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的县域医共体作为样本,在县同各级领导、医生、患者开展调研,助力县域医共体建设。
爱农兴农,医路黔行——上医院史馆学生志愿者讲解队贵州走访调研汇报人:刘悦,药学院2020级本科生、上医院史馆讲解志愿者服务队队员指导老师:叶全伟,上医院史馆讲解志愿者服务队指导老师、药学院专职辅导员2022 年在复旦上医创建 95 周年之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史馆建设落成,上医院史馆讲解志愿者服务队也应运而生。实践队不仅在医疗一线与医护人员并肩作战,探讨如何改善医疗条件,还开展了广泛的医学科普与健康咨询活动。
何小豪,护理学院团委书记,学生党总支委员今年6月,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前夕组织师生16人赴重庆开展以重走西迁路,弘扬红岩魂,奋斗护理人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医药科普中国行——药学院师生走进广西南宁、云南丽江汇报人:赵璐卓,药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徐琛,药学院研工组组长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复旦大学药学院法莫西学生讲师团发挥专业所长,宣讲医药知识,传播科学精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